关于「关联」

  • 文章主要讨论笔记系统的主体部分(类似于卢曼的永久笔记)。文件夹、标签等方式也能够用于笔记的收件箱(inbox)与参考资料库,以及项目管理、时间管理、注意力管理等,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主要关注点所在。
      • 如果从「关联方式」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说出「笔记系统应该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表达笔记之间的关联」。这样,原本模糊的目标(找到某种平衡点)就变得清晰起来。
      • 在这个新的标准下,可以认为「结构」是体现「关联」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过度的结构化反而限制了以其他方式表达的关联。这大概就是我们对结构产生如此矛盾态度的真正原因。
      • 实际上,它们是可以在笔记系统中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了笔记之间的联系。「关联方式」的说法则能够给出这样的暗示。
      • 「关联方式」的说法则能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暗示,它让我们思考笔记之间可以建立什么样的关联,这样的关联适合使用哪一种方式来表达。从「关联」出发进行的这类思考是更加尊重内容的。
      • 此外,建立新关联这件事本身许多时候也为笔记增添了额外的内容,对链接和 MOC 这两种形式的关联尤其如此。
    • 不过「关联」所提供的思考角度也有一些可能的不足。一方面,它本身不强调笔记的工作流,不像「组织方式」那样能用来讨论每日笔记(daily notes)等方法。
    • 另一方面,「结构」与「组织方式」的含义可以包括笔记的原子化原则,而「关联」的说法似乎更多是针对已经存在的笔记讨论的,并不涉及单条笔记如何组织的问题。
    • (这里「联系」的含义与「相关性」比较接近,不过前者的含义似乎更为丰富,本文就保留了这个词语。)
    • 我们若发现了某种联系,就编辑笔记系统,建立起相应的关联。下次看到这处关联时,它就能让我们回想起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
    • 在实际的笔记系统中,关联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才能表达,例如文件夹、标签、链接等。这将是本文所讨论的主题。
    • 另外,「关联」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表达「建立关联」的含义(后面的这个「关联」是名词)。
      • 一个类别还可以有许多子类。若其中一些笔记进一步被归到同一个子类之下,则它们之间就建立了相对来说更小范围的、更明确的、也更强的关联。
    • 笔记也可以从属于某个主题,或者与某个话题相关。这表达的关联也是类似的。
    • 如果我们想起自己好像写过某条笔记,可以根据对其内容的记忆,推测它参与形成了哪些关联,进而找到它。
    • 若涉及某种集体关联,可先找到这种集体关联的表达载体,进而利用它找到这条笔记。这包括了打开相应文件夹、搜索特定的标签,以及进入特定 MOC 并顺着链接找到笔记。
    • 若它参与了某种成对关联,可试着先找到与它发生成对关联的笔记,进而顺藤摸瓜把目标笔记提取出来。越多笔记与它有成对关联,这种方法的成功率越高,因为多条笔记都找不到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 向笔记系统中添加笔记时,这部分新内容常常与某些已有的笔记存在联系。发现这种联系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参与联系的另一条笔记也需要存在于自己的工作记忆之中。如果没能同时想到这两条笔记,是很难意识到其中的联系的。
    • 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仅凭当前的工作记忆虽说也能找出一部分联系,但也会错过许多潜在的联系。
    • 要想尽可能全面地找出所有可能的联系,可以回顾一遍笔记系统,将所有的笔记一条条加载到工作记忆当中,并与新增加的笔记比较。然而如果已有的笔记很多,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难以承受的时间成本。
    • 此时,笔记系统中已建立的大量关联可以起到类似于推荐系统的作用,让我们能优先提取相关性更大的笔记,从而用有限的成本找出尽可能多的联系。
    • 例如,在添加新笔记时,可以回顾同一分类、同一主题下的其他笔记。这些笔记已经与当前笔记建立了集体关联(分类或主题),而在这种已表达的联系之外,其中的部分笔记可能还与当前笔记有尚未发现的额外联系。这是集体关联帮助新联系发现的方式。
    • 如果新笔记与一条已有笔记建立了成对关联(基于已发现的联系),可以进一步查看与这条已有笔记发生成对关联的其他笔记,例如它链接到的或链接到它的笔记。有的联系能够从这些间接关联着的笔记中发掘出来。这是成对关联帮助新联系发现的方式。

常用的关联方式

    • 文件夹是传统层级式分类法的代表。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的笔记有着相同的类别,它们通过这种方式被简单地关联了起来。
      • 注:MECE 指的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也就是「无重复,无遗漏」的分类原则。
      • 以文学作品的分类为例。按地区分类,文学作品可以划出「中国」、「日韩」、「欧陆」、「英美」等几个子类,可以据此分别建立相应的子文件夹,存放关于相应文学作品的笔记。
      • 此时如果有一篇笔记名为《中国与英美文学的比较》,它可以同时归到中国、英美文学两个子类,难以决定应该放到哪一个文件夹下。这是「同时属于多个分类」的情况。
        • 这时如果用文件夹来体现分类,则只好选取其中的某种特定的分类标准来安排子文件夹。例如若根据地区划分,可以为同地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笔记建立关联,但相同体裁、相同时代所对应的笔记间也存在着联系,却没能建立起相应的关联。
        • 若合并各个标准,建立诸如「中国古代诗歌」这样的细分分类,则可能导致分出的子文件夹数目过多,而且同一类别(比如相同地区,而未必同体裁、时代)的那类笔记之间的关联没能直接体现,也不够方便。
        • 或者可以采用逐层细分的办法,例如「中国」文件夹下有「诗歌」、「戏剧」这样的子文件夹,「诗歌」下又有「古代」、「近代」子文件夹。这样会导致文件夹嵌套层级变多,找到一个特定的记录的成本就增加了。而且对应同时代作品的那类笔记也还是散落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没能建立起有效的关联。
        • 系统快捷方式允许从不同的文件夹下访问同一个文件。不过这不便于备份以及多设备间同步,在笔记文件位置改变(比如重新分类、挪入新建的子文件夹)时会失效,比较受限。
          • 这里「按地区分类」是「文学作品」的子标签,而「英美」又是「按地区分类」的子标签。
          • 实际使用时可以去掉表示分类标准的标签层级,例如不要「按地区分类」这个中间层的标签,从而「英美」直接作为「文学作品」的子标签。
        • MOC 所给出的解决方案与标签类似,甚至更为灵活。后文将会对此进行更多的讨论。
    • MECE 原则的落实还需要耗费额外的注意力资源,但这种投入是否真的值得、能有效帮助我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这本身也要打个问号。
      • yuchen_lea 在 请不要神化双链笔记 一文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如果一开始在错误的目录中寻找文件,可能需要浏览多个层级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找错了地方,费时费力。而最坏的情况是:文件实际存在,但因为没有找到认为它不存在。

        • 非排他分类还带来了额外的好处,我们不需要拿出一整块的时间、把所有笔记从旧分类体系迁移到新分类体系中,而是可以渐进式地处理,每次(例如查看到某条笔记时)为若干笔记添加新的标签。
        • 向新分类体系的迁移全部完成以后,可以考虑删除旧体系下的标签,也可以继续保留、作为自己旧有认知的见证。
        • MOC 也是无排他性的分类方式,和标签一样,它也有「渐进式调整」的好处。
        • 由于 MOC 中相关性高的笔记排列在更接近的位置,并且还对其中的笔记补上了简洁的文字说明,在进行重分类时,我们往往根据这些信息即可迅速判断它在新标准下属于什么类别,而不再需要查看各笔记的具体内容。这使重分类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 一方面,多一个(用不着的)MOC 通常不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这和标签的情况不太一样,无效的标签太多时,找到想要的有效标签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
          • 另一方面,考虑到有的笔记中可能存放着指向它所属 MOC 的链接,删除旧版本的 MOC 可能导致原有的链接失效。
          • 而若保留旧 MOC、并在其中提供指向新 MOC 的链接以后,我们即使不修改笔记中已有的、指向旧 MOC 的链接,也能从这里快速找到它所属的新 MOC 的位置。
        • 用文件名来管理排序是实现下方所说的「空间邻近」关系的方式之一。但这稍显麻烦,也没能在简单相邻之外提供更多信息。
        • 这样的邻近关系只有在文件依据名称进行排序时才能看到,且需要小心设定文件名,添加新文件时还需要避免它误插入本应相邻的文件中间。
          • 此时要么重命名 A,B 笔记(又得重新思考命名方案,且在某些软件中可能影响已有链接),
          • 要么仅仅用链接来表达其相关性(少了一种可用的关联表达方式,且可能这种关联其实没那么强,本来也未必适合用链接表达)。总之都不太方便。
        • 有的笔记方案中,文件夹与笔记名称以其对应的分类编号作为开头。这也使一些笔记在空间位置上接近,但它所表达的关联其实没有超出分类学的框架,难以为不同分类的两条笔记建立关联,不是那么灵活。
      • 链接和 MOC 则是更彻底的解决方案,能更准确和有效地表达这两种关联。
      • 以查找笔记的方式为例:原来的传统层级文件组织下,我们在笔记系统中点开其所在分类对应的文件夹,然后是细分类对应的子文件夹,再到子文件夹的子文件夹,最终找到想要的笔记。
      • 利用多层标签的结构,我们先找到分类对应的大标签,然后逐层往下找它的子标签。点进一个较细层次的标签,能够看到所有打了这个标签的笔记,从中找到目标笔记即可。
      • 利用笔记系统中的链接与 MOC 结构,我们则是点开主页笔记(顶层 MOC),通过链接打开下一层 MOC 文件,再跳转到它的子 MOC,这样下去也能找到笔记。
      • 至于具体使用中是否应该保留文件夹结构,这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个人使用中的具体场景和需求来确定。一般而言,选择能方便地满足自己对笔记系统查找、编辑与维护需求的方式就足够了。
      • 例如,一条有关李白诗歌的笔记,可以同时打上 #中国文学#古代文学#诗歌#浪漫主义文学 这几个标签。搜索其中任何一个标签都可以找到这条笔记。
      • 有的笔记软件进一步为笔记搜索提供了布尔逻辑之类的高级功能,可以搜索同时打上了某几个标签的笔记。这将使得笔记的查找更为方便,例如,如果同时搜索 #中国文学#古代文学#诗歌 这三个标签,软件所列出的结果通常要比只搜索其中一个标签的要少得多,这样就能很快地把想要的李白诗歌的笔记找出来了。
      • 除了查找之外,如果要比较同一个类别、主题的笔记,也都可以通过搜索相应的标签来完成,多种不同的比较标准都能够方便地使用。相比之下,文件夹只能基于特定的标准组织笔记,标准之间是有排他性的。
    • 关于标签如何设置,Ryooo 在 这篇文章 的 5.2 节中提出可以参考文献组织领域中的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等方法。
      • 这是因为,在基于标签的笔记管理方式下,为找到特定笔记,需要先找到它对应的标签,然后让软件列出这一标签下的所有笔记(也就是标签搜索),再从结果列表中查找。
      • 如果标签总数很多,第一步找标签的过程就可能变得相对复杂,得从一大堆平行的标签里找到想要的那个标签。
      • 有的软件允许使用关键词来过滤标签,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找标签的痛苦。
      • 不过单凭标签查找也不总能解决问题。在查找某些笔记,尤其是所属类别不太常见的那类笔记的时候,我们可能不记得它具体打上了哪些标签。这时通常需要浏览一遍所有标签的列表,逐个判断用哪个标签有可能找到想要的笔记,而关键词过滤标签的功能是帮不上多少忙的。
      • 除了查找笔记之外,如果要比较一个分类、一个主题下的所有笔记,或者决定一条新的笔记可以打上哪些标签,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 例如,在 logseq 和 Obsidian 中,父-子标签以 #父标签/子标签 的格式呈现。
      • 继续用上面所提到的有关李白诗歌的笔记举例,它的标签可以变成 #文学/中国文学#文学/古代文学#文学/诗歌#文学/浪漫主义,表明原来打上的那些标签都是 #文学 这个父标签下的子标签。
      • 标签的层级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可以使用 #文学/诗歌/中国诗歌/李白诗 这样的有多个嵌套层级的标签。
      •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如果笔记系统中有了关于多个诗人的多篇笔记,就可以建立 #李白诗#杜甫诗 这样的标签,从而将关于同一个诗人诗歌的不同笔记关联起来。
      • 原先只为特定笔记标明的 #文学/中国文学#文学/古代文学#文学/诗歌#文学/浪漫主义 这些分类标签,现在也都可以作为 #李白诗 这样一个子标签的父标签,以表示对所有李白诗歌的通用分类。
      • 但是对目前的大多数笔记软件而言,一个子标签所直接从属的父标签只能是唯一的,我们不得不忍痛选择一个特定的父标签作为这个子标签的分类,而放弃其他可能分类所提供的关联。
        • 最直接的影响是,它会带来更高的维护成本,每次给新笔记打 #李白诗 标签的时候,都得同时补上这些额外的标签。
        • 此外,这种做法没能直接体现标签间的父子关系,而只将它们以并列的形式呈现。
        • 这对眼前的例子不算什么问题,因为李白诗歌显然都属于中国文学、古代文学,我们看到标签名称的时候总能意识到这点。但是有些标签之间的父子关系却没这么明显,尤其是标签是依照主题而非分类学来设置的情形。
        • 我们可能建立标签时知道这里面有逻辑上的父子关系,但日后用到之时却没能立刻回想起来,而把它们误认为是简单并列的关系了。此时这种缺失的、未直接表达的关联可能导致自己错过一些本可发现的新联系。
      • 我们也不必等待笔记软件或其插件支持这样的功能,更不必为此大费周章将笔记迁移到另一个软件。对分类本身的多分类用 MOC 很容易就能实现,并且它们比标签更加灵活。
      • 人脑擅长记忆空间位置的特点据说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证据,它是由人类的进化过程决定的。对我们生活的物理空间是如此,对我们使用的电子笔记系统也会如此。
      • 在使用文件夹查找相应笔记时,需要依次点开一个个文件夹,而每个中间文件夹所处的空间位置(在多数情况下)大体固定。若使用 MOC 查找,则需要沿着链接不断跳转到下一层 MOC,每条链接在特定 MOC 中的位置往往还是自己主动设定的。这两种笔记管理方式能提供较强的空间位置感。
      • 因此,若使用文件夹或 MOC 查找某条笔记,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对笔记内容与逻辑关系的记忆,判断它可能位于哪个文件夹或 MOC 中;还可以依据之前访问时的印象,回忆在查找它的过程中每步所经过的空间位置,进而沿着同样的路线重新找到这条笔记。
      • 而若使用标签来查找,这种空间位置的信息要相对弱很多,查找的主要依据就只剩下了笔记的逻辑关系。这在一些情况下会增大记忆提取的难度。
      • 不过空间位置感的缺位也不总会带来明显的问题,这是因人、因内容而异的。实际使用中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使用体验来判断。
      • 其中一些条目只有几个句子是和标签有关的,但该标签却与整体条目相关联。我们应该优先使用细粒度的关联。与此相关的是,标签往往相当模糊或宽泛。更好的方法是更精确地链接到关联想法。

        而且有时候,如果能标注一点上下文,描述「为什么」某个条目是和标记上的标签有关的,就更好了。我们应该优先使用经过标注的关联。

      • 和燕燕在 《贴标签是信息管理的有效方式吗?》 一文中指出,这样的问题对于手写笔记并不存在。在手写笔记中,我们可以在纸张的不同位置打上不同标签、表达不同含义,也总是可以在标签边上写明标记的原因、目的等。
      • 可惜的是,许多电子笔记软件只允许把标签当作一条笔记的整体属性来处理,并且不支持为笔记的某个特定标签添加更具体的说明。
      • 此时可以考虑在笔记正文追加这样的说明文字,解释笔记的某些标签针对哪一部分内容,标签是在何种意义下加上的。不过由于这部分解释性文字所在的位置与笔记软件专门设置的标签展示区并不一致,这种办法可能在实际使用中带来一些不便。
      • 还有一些软件采取了更灵活的做法,将笔记正文中有特殊标记的部分内容当作标签看待,例如 Obsidian 和 logseq 中以 # 开头的词语都是标签。这就允许我们将标签安排在笔记中的不同位置,并且为它们补上一些解释性的说明,而不再遇到上面所说的缺点。
      • 使用 MOC 时,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正文中的标签换成指向 MOC 的链接,从而获得一种对一般的双链笔记软件都适用的做法,并且它具有同样的灵活性。
      • 同一标签下的某些笔记其实相互之间的联系要更紧密一些;除此以外,不同笔记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打上了同一个标签,尽管它们都放在同一个标签之下,其地位也不见得是等同的。简单的标签并不能体现这些方面。
        • 具体地说,这种做法需要自行选定一种特定的格式(例如 #标签),在笔记正文中出现的这种格式的内容一律视为标签。
        • 此时打标签就不再是利用软件自身提供的标签功能,而是在正文中写上 #标签 开头的一行,并在其后接上针对这一标签的说明文字。
        • 若要根据标签搜索笔记,则是在软件中全文搜索 #标签 这个字符串(假设它不会干扰软件的搜索行为)。如果软件在展示匹配到的词语的同时显示其上下文,就能看到自己之前为这个标签加上的说明。
        • 不过这种做法没能利用软件本身为标签设计的复杂功能(如根据关键词过滤标签,父子标签等),可能会带来更高的维护成本。如果同时使用软件的标签系统和这样的正文格式化标签,则相当于要同时维护两套标签体系,同样不便于管理。
        • 注:上面的这部分讨论仅针对部分笔记软件,其中的原生标签仅被视作笔记的整体属性。而对于 logseq 之类的软件,可以认为它们的标签搜索功能本来就是这么实现的,我们不需要手动管理自己的格式化标签,也不会为此影响父子标签等功能。
        • 我们实际上会在两个地方都希望看到文字说明:一个是浏览笔记时,我们想知道它为何打上了某个标签;另一个是搜索标签时,我们想知道某条笔记在这个集体关联之下处于什么位置。这两处所需要的解释性文字往往有差别,而若使用上面描述的做法,我们在两个地方看到的只是同一段文字。
        • 此外,全文搜索结果的排序也往往是不受控制的,很难为它设置特定的顺序。
        • 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之后的搜索结果可以成为更加有效的集体关联。
        • 不过这种做法需要考虑笔记动态新增的问题。日后可能有新添加的笔记打上这个标签,已保存的结果却不会自动更新,其内容就不再全面了。
        • 如果在新增笔记时手动将它添加到这个搜索结果里,那么软件的自带标签其实已经变得次要,而保存了的搜索结果则成为集体关联的主要载体。这种做法实质上已经就是 MOC 了。
      • 在这一方面,建立 MOC 来作为标签的替代品将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 一个集体关联所涉及的笔记不应该过多。如果相应的笔记太多,达到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那么这一关联的强度就被稀释了。我们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这个集体关联的内容,也很难真正地利用这样的关联,无论是用它查找笔记还是发现新的联系都不再方便。
      • 由于标签下的所有笔记常常是以简单并列的方式组织,其关联被稀释所导致的问题就要更加严重。
      • 因此,如果发现标签下的笔记变得太多,使用不再顺手,就需要考虑对相应的分类或主题进行细化。建立若干个子标签,对原标签下的所有笔记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把它们归类到相应的子标签当中去。
      • 在许多笔记软件中,进行这样的重构需要逐个打开原标签下的所有笔记,并编辑它们的标签。其具体操作过程往往并不简单。
        • 不过「不需要打开」只是针对细分的执行阶段而言的。对于执行前的判断阶段,如果某些笔记无法根据标题来判断其细分分类,则可能还是需要打开笔记查看其具体内容再决定。
        • MOC 细分的第一种可能性是在 MOC 文件中新建小标题,并把原来的链接移动到相应的小标题下。这一过程只涉及一个文件内部的编辑操作。
        • 第二种可能性是分裂出多个平行的 MOC 文件,原有 MOC 中的链接重新分配到新的 MOC 文件中。这实质上相当于文件的拆分,可以先在原来的文件里重排序后再整块拆成多个文件,复杂度和前一种可能性差别不大。
        • 如果能利用好软件提供的一些编辑功能(例如拖动子节点,或 Vim 快捷键),这样的文件编辑过程将显得尤其轻松。
        • 执行细分操作前,还需要判断每条笔记应归属于哪个细分分类、主题。如果 MOC 维护得当,在每个链接处都附上了合适的文字说明,那通常根据这些文字即可作出判断,不需要打开笔记查看其具体内容。
        • 一个文件夹、一个 MOC 下有多少内容是立即可见的。当把新笔记加入特定文件夹或者 MOC 的时候,我们能很快看出已有的内容数量达到了可以细分的临界点,并启动相应的处理流程。
        • 但一个标签下有多少内容则可能只在用它搜索笔记时才能看到。为新笔记打上标签时,可能没有意识到标签下的已有内容已经够多。之后只是如此再添加多条笔记,使标签下的内容数量继续增长。
        • 就标签细分这件事而言,其性价比在数量的临界点附近才比较高。如果及时进行了细分,后续添加笔记时可以直接使用新的子标签。相反,要是又添加了大量笔记后才考虑细分,则所有的判断和编辑成本将会全部累积起来,代价相对高昂。
        • 若软件支持实时显示各标签下的笔记总数,则可以极大地缓解这一问题。不过由于细分的临界点可能还与具体内容有关,在没有像文件夹、MOC 那样看到其下的具体内容分布的情况下,对细分时机的把握也未必十分准确。
        • 如果形成了固定且可靠的工作流,在每次添加笔记时都搜索一遍为它加上的所有标签,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 若将多条笔记排列在特定的空间位置上,则紧挨着的笔记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成对关联,而相隔了一些距离的笔记之间也形成了弱关联。如此建立的空间邻近关系可认为是介于成对关联与集体关联之间的一种关联方式。
      • 不过空间上的顺序结构不总是表示逻辑上的顺序结构(如承接与递进关系),它有时也可以只用来表明不同笔记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些笔记在逻辑上是并列的。
      • 相比之下,在笔记中添加「上一篇」「下一篇」链接的做法尽管也表示顺序关系,但主要是逻辑上的。这种做法相对而言缺乏空间感,使用时难以直接看到并非直接相邻的笔记,因此建立的仅仅是成对关联。
    • 空间邻近关系可用多种方式体现。例如,卢曼在他的纸质卡片盒中采用了笔记序列(德文:folgezettel,英文:sequence of notes)这一做法,并为相应的卡片设置连续的或分支式的编号。
      • 虽然上手有一定成本,但 Emacs 中的 org-mode 直到今天依然是最强大的大纲编辑器,很多人都用它来记录笔记,在 *nix 系统上,配合陈斌的个人配置中的 narrow-or-widen-dwim 函数,把所有内容都写到一个文件里也能有很好的操作体验。

      • 这个博客里的文章也是由我自己的笔记修改而来,可以把每条折叠起来的内容看成是一条单独的笔记。
      • 这涉及到原子化单位的理解问题。许多人倾向于将一个独立的笔记页面(或文件)视为原子化单位,本文的主要部分也默认了这样的假定;但其实大纲笔记中完全可以将一行(即列表中的一点)视为原子化单位。
      • 在卢曼的笔记序列里添加一条编号递增的新笔记(如在 1a 笔记后添加 1b 编号的笔记),可对应大纲笔记中在同一缩进层级的列表里换行,新增一个点。
      • 而添加一条编号新增一位的新笔记(如在 1a 笔记后添加 1a1 编号的笔记),可对应大纲笔记中在当前点下新增一点,并使用更高的缩进层级。
      • 如果把大纲笔记中的列表都作为有序列表,奇数层级用数字 123 编号,偶数层级用字母 abc 编号,则一条记录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1a2b3c 形式,这恰好就是卢曼笔记序列的编号方式。
      • 读者可以查看 (翻译)卢曼关于卡片盒的卡片 中的原始卡片。如果把这些笔记按照编号层级改写成大纲笔记的形式,看起来似乎也很自然。
        • 这样看来,如果要实现电子版本的卢曼卡片盒,将每张卡片作为一个单独文件的做法多少显得有些奇怪。
        • 原来大纲笔记一行的内容,现在改用很小的一张纸片记录。如果日后要在某一点下新增补充性的文字(多一个缩进层级),可以直接插入一张新的纸片。
        • 相比之下,若在一张纸上面写下了多个点的内容,则之后对其中某点追加补充说明将不那么方便。
        • 每张纸片的编号当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在电子大纲笔记中对应的缩进层级越多,相应纸片的编号也就越长。
    • 若将每条笔记存放于一个单独的文件中(文档型双链笔记软件的默认管理方式),如果恰当设置文件名,也可以使笔记依照自己期望的顺序排列。上面讨论文件夹关联方式时已经分析了这种做法,它不是那么好用。
      • 在 MOC 中,指向各笔记的链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排列。添加新笔记时,这种空间邻近关系不会被自动破坏。
      • 由于 MOC 存放的不是笔记本体,而是指向笔记的链接,同一条笔记可以在多处同时出现,从而可以在不同语境下建立不同含义的空间邻近关联。
      • MOC 的组织方式更为自由,其中所使用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局限于顺序结构,在使用表格和图形形式的 MOC 时尤其如此。
      • 此外,MOC 中还可添加解释性的文字,对相邻笔记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 MOC的组织 中的许多例子能够体现这样的空间邻近式关联。
      • A manual link or reference between two notes is, technically and regarding the context, something different than continuing an idea via Folgezettel (note sequences).

        Links or references do not emphas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tes (ideas, content). The context of connections usually remains unclear due to arbitrary relationships. Folgezettel, however, create specific relationships – adding manual links (references) to these relationships create relationship of relationships, the core aspect of Luhmann’s working principle (which he describes as „Relationierung von Relationen「).

      • Keeping track of sequences is beneficial because we can use a long thread of thoughts for our writing. It is ready for us — we don’t have to re-read a stack of notes to assemble a coherent combination of arguments. Luckily, IDs are not the only way. Luhmann used separate notes to keep track of sequences. He would add a title or a keyword to the top, elaborating on what concept he is specifying with the outline by writing a list of notes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IDs and titles. Using separate notes for this is practical because it allows us to keep track of all sequences of the same note.

      • 考虑到同一个想法可以有不同的后续发展方向,笔记也不应局限于严格的顺序结构。卢曼的笔记序列里还使用了分支结构,不同分支在逻辑上可以是并列的。此外,综合利用链接等其他关联方式也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
      • yuchen_lea《请不要神化双链笔记》 评价卢曼的方法时提到:「思考笔记该如何编号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笔记分类。合理的分类需要思考这个笔记与其他笔记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也是对大脑规律识别系统的一种训练。」
      • yuchen_lea《请不要神化双链笔记》 认为卢曼「将卡片放到对应位置的时候,会重读邻近位置、也就是相近主题下的其他卡片,强化对该主题的记忆。」
    • 链接在维基、学术引文网络等场合也十分常见。不过卡片盒笔记法中所用链接的含义与此并不完全相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与笔记原子化原则配合,从而允许建立更细粒度的、更精准的链接。
      • 可以查看由叶峻峣团队翻译、oldwinter 转载的 这个版本。另外也可以直接查看 Andy Matuschak 自己的 英文博客
      • 卢曼在《与卡片盒交流》一文(中文翻译英文翻译)中这么写道:

        在任何情况下,当我们在写笔记或进行查询可以成功地激活内部链接网络时,交流就会变得更加富有成效。 …… 这样一来,当你想要检索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比大脑当时所能想到的更多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这些信息比以往以笔记形式存储的信息更多,卡片盒提供了从未计划过的,从未预想过的信息组合的可能性

        与提供可实现连接的可能性的这种结构相比,笔记的重要性是次要的。许多笔记将很快变得无法使用,或在特定场合下无法使用。这既适用于摘抄(通常只有特别简洁的表述才有价值),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笔记 …… 与卡片盒的交流只有在高度概括的层面上(即在关系的沟通的层面上),才会变得卓有成效。

      • 在信息系统中连接节点的边(例如,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本身应以某种方式标注,以展现关联的背景。仅仅说「X 与 Y 有关」通常是不够的:最好说「X 在 Z 的背景下更详细地介绍了 Y。」

        额外的背景将是你记住或评估链接材料的引子,这将帮助你有效地浏览知识图谱,回溯你之前的思考过程。

      • 链接建立需考虑的要点之一是:我想在什么情况下再看到那条笔记。若某条笔记里有多条指向其他笔记的链接,而又缺少合适的补充信息,则日后回看时可能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点进哪条笔记。恰当的文字说明能在这时提供一些引导,让我们能迅速判断哪些条目与自己当时所想最为相关。
      • 另外,在不同位置引用同一条笔记时,其关注点常常不同,因而所需的描述性文字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这些文字应尽可能关注在当前语境重要的那些方面,而略去其他部分,避免在重读时造成干扰。
    • 单靠笔记间的普通链接有时不便于重新找到特定的笔记,因此对已有内容的查找往往还会结合其他手段来完成。在这一方面,基于链接而构建的 MOC 是十分灵活的方式。
    • 反向链接的展示利用了双链笔记软件提供的反向搜索功能。我们在笔记 A 中建立指向笔记 B 的链接之后,可以立刻在笔记 B 的下方看到笔记 A 引用了它,而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
      • 卢曼在《与卡片盒交流》一文中就提到了这样的做法,在建立链接时,「也要马上在被链接到的笔记中记录下反向链接。」
      • 多个反链之间是简单并列的关系。这在反向链接不多时不是大问题,而反链增多后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 一方面,不同的反链价值并不一致,为了从其中找出高价值的反链可能需要全部检查一遍,这造成了额外的成本。
      • 另一方面是回顾笔记时的导航问题。对于直接链接,其建立时添加的额外文字描述可以引导自己作出下一步点进哪条笔记的决定。而反向链接中看不到额外的文字描述,或者只能看到其对应的直接链接中给出的文字描述(即它所在的上下文),决定下一步方向时可能需要花费稍多的精力来进行判断。
      • 部分双链笔记软件允许在所有反链的列表中进行筛选,通过结合时间、关键词等信息来减少反链的条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反链太多导致的问题,不过也不能说是完全解决。
      • 另一种做法是在反链较多时,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拖动到笔记正文,并将它转化为直接链接。之后若有新笔记链接到当前笔记,也可以立刻建立反向的直接链接,而下方那个长长的反链列表则不再(像之前那样)获得特别的关注。
        • 不过这些软件中标签和普通的链接仍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比如视觉渲染方式上会有所不同,并且对于嵌套标签等情况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
      • Andy Matuschak 在其《反向链接可以用来隐式定义知识管理系统中的节点》中讨论了类似的用法。中文翻译英文原文
      • Obsidian 中文论坛上的 这个帖子 也讨论到了「用双链挖坑」的做法,并认为这与传统的贴标签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 deerain 在 《双向链接时代的快速无压记录》 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类用法。以下是对其中(部分)内容的概述。
      • 不同于常见的「关联型双链」,文中将这里所用到的反链称为「传递型双链」,它位于每日笔记中一块内容的开头位置,并指向这部分内容所归属的主题笔记。
      • 在将来需要用到这一主题笔记下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其反链列表里看到这些存放在每日笔记中的内容,并将其转移到主题笔记之中,进行后续修订等操作。
      • 由于「传递型双链」与「关联型双链」的建立方式不同(例如「传递型双链」所在的行没有其他文字),若软件的反链列表展示得当,则很容易从中识别出哪些是还未转移的内容,而不会误伤不需要被转移的、其他笔记中的文段。
    • 注:这个概念其实有非常多的同义词,文章里使用「MOC」这一称呼主要是因为它的知名度比较高。关于这个称呼的更多讨论可以在 MOC的组织 一文的开头看到。
    • 如果我们找出许多相同类别/相同主题的笔记,并将指向它们的链接都汇总到一条新的笔记里,那么这条新笔记就成为了一个 MOC。
    • 而另一方面,由于在这里能同时看到许多的同类别、同主题的笔记,MOC 也就以这种方式为它们建立起了集体关联。
      • 普通笔记之间的相互链接属于(之前讨论过的)成对关联,可以认为是同层级的笔记之间的链接。
      • MOC 则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笔记。从它出发、指向普通笔记的链接,可以看作是高层级笔记指向低层级笔记的链接,这样的链接服务于构建集体关联的目的。
      • 从普通笔记到 MOC 的链接则由低层级指向高层级。这类链接可以用来表示这条笔记所属的类别、主题等,它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标签有相似之处。
      • 这条新笔记所汇总的内容不再是普通的笔记,而是汇总了普通笔记的 MOC,因此它实际上起到了「高阶 MOC」的作用。
    • MOC 的一个优势在于,它管理的不是笔记的本体,而是指向各条笔记的链接,而这样的链接可以同时在多个 MOC 中存在。因此,如果使用 MOC 进行笔记的分类,则完全不需要担心多分类的问题,而这是传统的文件夹式管理方式很难做到的。
      • 和分类时遇到的情况一样,在进行主题管理时,一条笔记同属多个主题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并且对于 MOC 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 MOC 中各条笔记的顺序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排列。事实上,这其实是在 MOC 中又引入了空间邻近这样一种额外的关联。
      • 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各条笔记都补上适当的文字说明,就和我们在建立普通链接时所做的一样。这些文字不仅可以用来概述这条笔记的内容,还可以用于阐明它在当前主题下的位置、具有什么特点,讨论它与主题中其他笔记的关系等。总之,其中的涵义可以是十分丰富的。
        • 以下内容来自 Kimbro L . How to Make a Complete Map of Every Thought You Think[J]. 2013: 113-114.
          • 为想法找到主题。
          • 辨别一条想法可以放入哪个主题。
          • 组织你思考的主题。
          • 重新组织主题。
          • 找到你以前想过的想法。
          • 跟踪主题。
          • 感到惊讶。反思自己是谁以及正在做什么。(或者没有在做什么,因为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情况可能就是这样。)
    • 有了 MOC 之后,我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查看一条条具体的笔记,而是可以站到一个更高的视角,以一种更有概括性的方式来回顾所有的笔记。用 Nick Milo 的话来说,这是在「放大并查看整张地图」。
    • 实际操作中,建立新 MOC 的时机可以比较灵活。一些笔记原本已经通过文件夹、标签、空间邻近或直接链接等手段建立起了关联,当这样的相关笔记变得足够多时,我们便可以将这种关联关系升级成一个 MOC。
    • 随着 MOC 下引用的笔记逐渐增多,其内涵变得更为丰富,而相应的内容组织方式或许也需要做出调整。MOC的组织 一文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讨论。
      • 以下内容来自 Al Khan 所写的 这篇英文文章。为术语统一起见,我将其中出现的 structure notes 都替换成了 MOC。
        1. 如果想到了一条相关的笔记,立刻在其中新建一条链接;
        2. 找到可能相关的 MOC。
        3. 判断这条新笔记是否(可能两者都有):可以直接放进这个 MOC;与这个 MOC 里已有的某条笔记相关。
        4. 如果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洞见(即:从你连接的笔记中解码出了更高层次的洞见),就建立一个新的 MOC。
        5. 重复上面的 2-4 步,直到穷尽所有的可能性。